4月11日,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002487.SZ)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46%至4.74亿元,受益于高附加值海外海工产品的规模化交付,以及新能源发电项目盈利的持续贡献,公司正加速从国内风电装备商向全球一流海工企业转型。

公司披露,2024年进一步收缩国内低盈利业务规模,尽管总体收入有所下降,但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实现连续三年提升。第四季度,公司首批采用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模式的出口海工产品完成交付,带动当季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双升,创下单季度最佳业绩。

大金重工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0.83亿元,同比增加2.75亿元,为连续第三年增长。管理层指出,海外客户信用良好,加之对国内业务回款加强管控,现金流表现优异。

在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全面进入欧洲海上风电市场,获得英国、法国、丹麦等头部业主的实质性订单,包括Moray West、Thor、Sofia等多个重点项目。丹麦Thor项目作为公司首个无过渡段单桩产品项目,由大金自主管理运输并实现一站式交付,标志着公司全球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2024年,大金海外海工产品项目订单明显增长,所有批次货物如期交付。随着全球风机大型化和深远海项目推进,市场对高附加值、大型桩基产品和一体化交付服务的需求上升。公司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布局新建海工基地,并在西班牙马德里设立全球浮式风电中心,以应对未来浮式风电与深远海项目需求。该基地预计2025年完成产能爬坡,并于2026年启动项目交付。

据GWEC数据预测,2025至2030年欧洲将新增海风装机约73GW,年均12GW以上。公司表示,目前已跻身欧洲海风桩基供应商前列,并正在争取更多浮式项目订单。全球浮式风电预计2024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将达82%,大金未来将依托自身设计制造能力、海外经验和航运管理能力加速布局。

在新能源业务方面,位于阜新的250MW风电项目2024年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唐山渔光互补项目已并网发电,另有约1GW陆上风电项目将于年内陆续启动。公司计划持续推进河北区域项目建设,提升发电业务收入占比。

针对外部因素,公司称未在美国市场开展业务,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及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同时,公司一季度出口发运量同比提升较快,出口产线排产紧张,海工业务交付节奏进一步提速。

在业绩问答环节,管理层透露,今年欧洲项目投标节奏加快,产品价格有望上升;自有风电装备运输船下水后将大幅提升远洋运输效率,增强产品交付的经济性和时效性。日韩市场方面,公司已连续三年参加日本风能展,并与多家当地业主建立合作关系,有望实现新的地区业务突破。

公司强调,将继续聚焦高质量海外项目,加强产品交付能力、工艺管理、服务链延伸等核心竞争力,构建从建造到运输再到服务的全链路业务体系,夯实全球化海工领导地位。

作者 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