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光启技术(002625.SZ)举行战略发布会及投资者交流活动,集中展示其在超材料领域覆盖全链条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吸引兴业证券、南方基金等近五百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加。公司同时明确表示,控股股东西藏映邦暂无减持股份计划,旨在稳定市场信心。

在活动中,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博士提出,当前中美在航空航天技术上存在结构性差距,超材料作为战略新材料,有望成为未来装备性能跃升的核心驱动力。光启技术凭借22年的技术积淀,已构建起涵盖设计、材料、制造、检测的完整超材料产业链,产品已覆盖所有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

刘若鹏表示,公司已建立5大产业基地,分别位于乐山、天津、株洲、顺德和洛阳,具备复杂功能结构产品的量产能力。例如,某型产品单件即集成36类功能、1917项性能指标,公司为此编制602页、26.85万字的设计文件,累计研发文档达7.74亿字。

针对投资者关切,公司回应称,超材料在尖端装备应用中需解决包括电磁性能、轻量化、结构强度等十大矛盾,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已实现对相关核心技术的全面覆盖,并完成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如纳米级微结构精密制造、多材料共固化和射频电子集成等。

在材料端,光启技术已自主开发161款特种功能材料,实现复杂功能结构核心原材料的全覆盖;中游则聚焦关键零部件制造,下游布局终端成品与服务,并依托1204家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闭环。

在民用领域,公司介绍其超材料正积极向低空经济、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方向拓展应用。例如,赋能无人机集群实现射频隐身与自组网协同,推动智能汽车从“运载平台”向“通信与协同终端”转型。

此外,公司还回应了近期市场关注的限售股流通问题。光启技术称,西藏映邦所持377,366,252股限售股将于4月10日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17.51%。该股份系2017年参与非公开发行所获,2020年锁定期满后曾多次自愿延期解除限售。本次解除后,西藏映邦所持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公司强调其目前暂无减持计划。

光启技术强调,其将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拓展超材料产业边界,巩固其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者 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