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346)在4月8日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公司管理层表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5,188.69万元,同比增长38.08%;归母净利润27,097.73万元,同比增长28.1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6.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半导体材料业务收入占比达82%,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电子材料领域的核心地位。
公司光刻胶业务继续取得进展,ArF光刻胶2024年收入突破千万元,已有三款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实现销售,其他产品验证工作亦在推进。管理层表示,尽管工艺参数锁定难度较大,但公司将加快技术攻关和量产能力储备,力争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取得更大突破。若未来日本对该类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公司具备一定的国产替代潜力。
2024年,公司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前驱体、电子特气、光刻胶均实现增长。其中,前驱体和电子特气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为45%,客户结构多元、稳定,未对单一客户形成依赖。管理层指出,公司正积极开拓新市场与新客户,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面对半导体材料行业的价格压力和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小幅下滑2.22%。管理层表示,将继续以“真实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为核心目标,加强核心产品竞争力和新产品产业化能力,保持增长质量。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达2.13亿元,占营收比例为9.06%,聚焦光刻胶、先进前驱体、电子特气等方向,并同步推进设备、钢瓶与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对于部分尚未量产的新产品如3CDS、NPS等,公司回应仍在持续研发与客户沟通之中。
在光刻胶验证周期方面,公司解释部分客户端工艺参数调整周期长,验证进度缓慢。尽管2023年底已有3款ArF光刻胶通过验证,截至2024年底数量未增,但公司强调已取得关键突破,产业化预期不变。全年光刻胶营收增长显著,但因投产初期固定成本摊销大、订单节奏不稳定,利润尚未完全释放。
电子特气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受益于国内晶圆厂产能扩张与国产替代趋势。根据SEMI数据,全球电子特气市场2025年预计将达60亿美元,公司已在多个气体品类取得技术突破,积极扩大产能布局。
光刻胶和特气领域的国产化路径,也是公司从“化学品制造商”向“电子材料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关键战略一环。管理层表示,公司将坚持“短期看效益、中期强研发、长期谋格局”的节奏,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不排除未来通过并购等方式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关于利润分配,公司2024年全年拟分红总额为8,475.47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1.28%,累计三年分红占可分配利润达84.2%。面对投资者关于分红比例偏低的质疑,公司表示需平衡扩产资金需求与股东回报,未来将持续提升现金分红稳定性。
对于美国市场,公司2024年对美出口占比不足0.5%,美方最新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亦未大规模从美进口原材料。
南大光电管理层在会上重申,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快在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坚与产品落地,提升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电子材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