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产融(600705.SH)近日宣布将启动退市程序,并计划转至新三板。公司表示,此举是因持续的财务困境、信托业务暴雷及市场环境压力所致。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3月28日停牌,预计将于2025年4月3日停牌至摘牌完成。此举也意味着中航产融将成为首家因信托风险与财务问题主动申请退市的上市公司。

中航产融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在航空产业和金融控股业务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融资租赁、信托、证券等多个领域。然而,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骤降至2.90亿元,同比降幅超过80%,而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也出现亏损,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财务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金融市场波动、核心业务受挫及信托业务的不良资产大幅增加。2022年,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幅缩水,信托板块资产不良率飙升至1.74%。2023年,信托业务经历转型阵痛,收入大幅下降,资产不良率进一步上升至3.33%。此外,2024年公司再次计提减值22.51亿元,并在与中国人寿的27.1亿元股权回购诉讼案中遭遇法律纠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

退市公告中提到,尽管公司通过转让股权回笼了53.61亿元资金,但仍无法缓解流动性压力。此次退市决定主要是为了降低信托业务的风险,并减少未来的财务信息披露压力。根据公司最新安排,2025年4月14日的股东大会将决定是否最终通过退市议案。

此次退市事件还可能对中航产融的债务产生影响。截至目前,公司境内外存续债务总额已超过600亿元,其中包括由中航租赁公司持有的高额债务。尽管母公司中航工业提供股东保护机制并实施现金退出通道,但信托风险仍需持续关注,特别是地产信托领域的不良资产问题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随着退市程序的推进,市场和投资者将密切关注中航信托未来的处置措施以及公司标债的信用风险。

作者 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