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股份在日前举行的电话会议中披露了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经营状况。公司报告称,2024年1至9月,其销售收入达7.76亿元,同比下降12.07%;净利润为8022万元,同比下降40.61%。这一业绩下滑主要是因电子发票的推进减少了纸质发票的需求,加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
东港股份董事会秘书齐利国在会上介绍,公司业务分三大类:印刷类、覆合类和创新服务类。尽管公司在发票印刷业务上面临挑战,但在智能卡、档案存储与电子化、智能机器人及彩印不干胶业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其智能卡业务已经入围国内主要银行,档案存储业务也显示出增长势头。
公司表示,尽管三季度业绩下滑,但随着彩票需求的增加以及市场开拓的持续,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情况将有所改善,全年业绩降幅有望减小。2025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经营业绩有望逐步稳定和回升。
在具身机器人产品方面,北京东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浩指出,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多款满足政务、教育、陪护、医疗等领域需求的机器人产品,并通过自研模型平台实现了产品标准化和稳定性。尽管目前机器人产品收入较少,但随着研发进展和市场推广,未来有望带来更多收入。
在问答环节中,东港股份回答了有关资金运用、业务发展战略、机器人产品定价和市场竞争等问题。公司确认,将优先向AI和机器人业务倾斜资源,并计划在上海设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中心。对于机器人产品的定价,公司表示根据功能不同,价格在5至30万元不等。
风险提示方面,东港股份强调,当前具身机器人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收入占公司总体收入比例较小,对总体经营业绩影响有限,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此次电话会议不仅展示了东港股份在新业务领域的进展,也反映了公司面对传统业务挑战时积极调整策略的努力,投资者应当关注公司未来发展及市场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