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集团将盐田港的优质港口资产注入公司后,公司的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已得到显著优化。
2023年,盐田港收购了盐港运营公司100%股权,后者持有盐田三期35%的股权和深汕投资100%股权。盐田三期拥有11个10-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年通过能力为853万标箱。在2021年和2022年,盐田三期的吞吐量分别为851万和812万标箱,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7%和95.6%,处于较高水平。2023年,盐田三期实现净利润17.2亿元,其35%的股权贡献了6亿元,相当于公司当年利润总额的48.4%。
收购完成后,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高,盐田三期与公司现有的港口业务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完善地理位置布局,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加强港口投资布局,积极推进业务模式创新。2023年,公司自营港口的吞吐量达4549.5万吨,同比增长10.4%,实现营收5.7亿元。
具体而言,黄石新港强化了铁矿石混配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多式联运,2023年吞吐量达3122.8万吨,同比增长6.9%;惠州荃湾煤炭港提升外贸煤炭承载能力,深化港口铁路合作,2023年吞吐量为927万吨,同比增长10.5%;小漠港开拓了汽车滚装和集装箱内外贸航线,2023年吞吐量为126.2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完成汽车出口2万辆,集装箱吞吐量5.5万标箱。
此外,公路业务也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惠盐高速改扩建后,车流量上限和收费率都有望提高。深中通道计划在2024年建成通车后,惠盐高速深圳段将受益于车流量的增长。
基于上述发展,国盛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首次给予盐田港“增持”评级,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68亿元、13.35亿元和15.1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48亿元、11.45亿元和11.94亿元。根据当前股价计算,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8.7倍、17.1倍和16.4倍,市净率为1.5倍。
风险方面,国盛证券提示参股经营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以及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