昀冢科技发布了2023年年报及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5.25亿元,较上年增长13.35%;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26亿元,亏损扩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31亿元,同比亏损亦有所扩大。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跃升至1.41亿元,同比增长56.72%,环比增长0.70%;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0.30亿元,同比亏损加剧,环比减亏。扣非净利润亏损0.34亿元,同比亏损扩大,环比亏损减少。

2024年首季,昀冢科技收入的强劲增长归因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复苏和下游客户订单增加。然而,公司2023年的利润状况受多种新业务拖累,包括仍在研发和试产阶段的MLCC业务及市场开拓期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业务,这两项新业务推动了材料和人力等期间费用的显著上升。若剔除这些新业务的影响,公司2024年首季在消费电子业务上已扭亏为盈。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18.75%,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6.30%,同比下降10.18个百分点。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反弹至22.26%,同比上升11.2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8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3.55%,同比上升12.3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6.35个百分点。

长城证券点评报告认为,昀冢科技有望因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受益。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6,926万台,同比增长6.5%。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如华为和荣耀同为市场份额第一,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110%和13.2%。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的持续增长,CMI产品有望加快放量。公司计划根据下半年的量产订单情况进行产能扩充,特别是CCMI相关的产线扩建。此外,2024年公司将重点推进CMI三代和四代产品在高端旗舰机的应用,同时拓展CMI一代和二代产品在中低端终端市场的份额。

电子陶瓷业务也是公司中长期战略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MLCC和DPC两大业务。MLCC业务自2023年11月开始进入试产和量产阶段,未来两年公司将在产品开发、制程工艺优化和成本控制方面投入资源。陶瓷基板业务方面,子公司池州昀冢已成功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应用于大功率LED照明、5G通讯微基站射频器件等领域。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DPC激光热沉器件已实现商业化量产,应用于激光、医美和军工领域,未来产能有望加速增长,DPC业务进入快速成长期。

尽管昀冢科技尚未实现盈利,但由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产品的逐步落地,长城证券首次给予该公司“买入”评级。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消费电子精密零部件、汽车电子及电子陶瓷等,主要终端客户涵盖华为、小米、OPPO、VIVO和荣耀等主流品牌。分析师预计,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市场表现强劲,昀冢科技的CMI业务将持续受益,并带动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 金芒财讯

财经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