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宣布全面撤销自2010年以来实施的多项楼市需求管理措施(俗称“辣招”),这一决定标志着香港住宅楼市对非本地人和投资者的“重新开放”。昨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新一财政年度预算案发布时宣布了这一消息,并指出,考虑到目前经济和市场状况,相关措施已不再必要。这一举措旨在让房地产市场回归自由经济,促进楼市交投活跃。

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放宽了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调整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并扩大适用的物业价值范围。这些调整预计将使更多自用住宅物业买卖能够获得高达七成的按揭贷款,进一步提振购房需求。

此外,金管局还放宽了对开发商物业发展项目的融资比率,以及取消了银行向提供高成数按揭地产发展商的风险敞口相关的额外资本要求,旨在降低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刺激楼市发展。

陈茂波表示,目前私人住宅供应充足,加上未售出单位的存在,供需关系较为平衡,因此撤销需求管理措施是适时的。他强调,政府的这一系列调整将有助于楼市自由交投,促进楼市回暖。

撤销“辣招”后,地产股应声上涨,恒生地产股指数一度出现上升。市场分析师和地产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措施将短期内刺激交投量,促进楼市回暖,重振市场信心,有助于楼价止跌回稳。

然而,楼市的长期前景仍受到高利率环境的影响,分析指出,尽管撤销“辣招”可能短期内刺激楼市,但在当前的信贷环境和经济情况下,楼价短期内大幅回升的可能性有限。专家们认为,楼市的真正回暖需要等到利率回落,届时撤销“辣招”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此次政府的政策调整,是对香港楼市进行长期调控以来的重大变化,其对楼市的影响将持续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

作者 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