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月27日)另类饮料巨头百润股份(002568)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董事长刘晓东涉嫌行贿被立案调查和留置,今天(2月28日)股票开盘几乎跌停。

根据公告,百润股份董事长刘晓东因涉嫌行贿被汉中市南郑区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留置。公司称,除刘晓东外,其他所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正常,此事件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刘晓东1967年出生,百润股份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持股40.54%,报告期末持股数约4.26亿股。2023年,56岁的刘晓东凭借170亿元身家,位列《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346名。

自1997年成立并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百润股份在香精香料行业一直是一名强有力的参与者。在转向预调鸡尾酒业务后,其RIO品牌成功占据市场,并成为营收和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战略转变将公司推向了TO C市场的聚光灯下,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得益于其RIO和强爽饮品的日益流行,公司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强劲增长。

上月公司公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有显著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7.56亿元—8.6亿元,同比增长45%—65%,业绩取得历史最佳记录。公司的预调鸡尾酒业务和香精香料业务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展现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和增长潜力,两大业务板块收入占比约为9:1。

同时,公司正着力发展威士忌等烈酒业务,目标是成为中国本土威士忌行业的龙头。为此,公司已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向麦芽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以完善公司产品线并提升生产能力。百润股份在烈酒市场的战略布局显示了公司在扩大业务范围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的积极努力,为此2023年公司退出了募集不超过20.25亿元的定增计划,主要用于江苏、天津、佛山、成都四地预调鸡尾酒的产能扩建。

刘晓东和百润股份起家于香精香料业务,其中也包含了香烟用香精业务。尽管目前公司营收和利润九成都来自预调鸡尾酒为主打的饮料产品,食用香精约为10%,但是综合各方信息,我们推测刘晓东这位中国预调鸡尾酒之父和中国威士忌烈酒大亨,最大可能是因为过往曾经向中国烟草系统的官员行贿而被调查和留置。

2023年10月,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凌成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事实上自2022年起,中国烟草总公司掀起一轮反腐风暴,至今未息。有数家烟草产业链配套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被立案调查甚至刑事处置,如集友股份(603429)、恩捷股份(002812)、华宝股份(300741)、劲嘉股份(002191),其中华宝股份是烟草香精供应商。

数年前我国就加大了对行贿和受贿行为同时打击的力度。政府和司法机关通过发布指导意见、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公布典型案例以及处罚行贿人等方法,展示了遏制和惩治行贿行为的决心和行动。

这些措施标志着中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阶段,即不仅仅关注受贿行为,同时也严厉打击行贿行为,实现了对腐败问题的全面治理。通过联合多部门的力量,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中国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方面采取了更加严格和系统的措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公布行贿犯罪典型案例和建立行贿人信息库,以及实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不仅增强了公众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支持,还对潜在的行贿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作用。这表明中国政府在建立更加透明、公正的商业环境和治理体系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刘晓东涉嫌向相关部门官员行贿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法规,也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对百润股份的业务运营和市场信任造成了重大影响。股价方面,百润股份的股价在事件曝光后遭受重挫,市值蒸发显著,反映出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悲观预期。更为严重的是,这一事件也严重损害了百润股份的品牌形象,使得消费者对公司的产品产生怀疑,进而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长期销售业绩。

面对刘晓东行贿案带来的种种挑战,百润股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公司的形象和市场信任。首先,公司需要彻查此次事件的真相,对涉案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向公众公开调查结果,以彰显公司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其次,百润股份应加强内部管理和法律合规体系,确保公司的业务运营符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标准。此外,公司还需要加大投入,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以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从长远来看,百润股份能否从这次危机中恢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取决于公司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加强企业治理和法律合规,以及是否能够继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即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建立健全的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作者 业路